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
Fe3+ |
1.9 |
3.2 |
Fe2+ |
7.0 |
9.0 |
Cu2+ |
4.7 |
6.7 |
提供的药品:Cl2 浓硫酸 NaOH溶液 CuO Cu |
(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此时溶液的c(OH—)= mol/L;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4mol/L,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mol/L,此时温度 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 = 10x mol/L,c(OH—) = 10y mol/L,x和y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①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_____
②该温度下,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_______
化学反应A(g)+B(g)C(g)+D(g)ΔH<0,850℃时,K="l" t℃时,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t℃时物质的浓度(mol·L-1)变化
时间/min |
A |
B |
C |
D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0.100 |
0.200 |
0.100 |
0.100[科网] |
4 |
0.100 |
0.200 |
0.100 |
0.100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1)计算t℃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
(2)t℃ 8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依据是 。
(3)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a.增加A的浓度 b.增加D的浓度 c.增加C的浓度 d.使用催化剂
(4)某温度下反应C(g)+D(g) A(g)+B(g)的平衡浓度符合c(C)·c(D)=2c(A)·c(B),则此时的温度 8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0.24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200m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3)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________mol。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右图为某试剂瓶上的标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
B.溶液的浓度 |
C.溶液中Cl-的数目 |
D.溶液的密度 |
(3)某学生欲用上述较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50 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较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小”,填B表示“偏大”,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
c.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不慎碰翻燃着的酒精灯使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抺布灭火 |
B.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 |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应置于右盘 |
D.实验时应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
E.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F.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水
(2)请将下列错误实验操作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填在表格中。
实验 |
向试管中加锌粒 |
对量筒中液体读数 |
浓硫酸的稀释 |
错误操作 |
![]() |
![]() |
![]() |
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