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gk=hf | B.dk>fw | C.ad=bc | D.ad=de |
如图是我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的女性比重小于男性,性别比小于1,而且比例严重失调 |
B.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人口政策还是要大力推进乡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 |
C.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立即就要进入老龄化社会 |
D.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努力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解决其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
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雨量各月分布状况。下图为根据表中某地30年来观测结果所绘制的风频玫瑰图。读表和图,回答8~9题: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年均温 |
|
年降雨量 |
||||||||||||||
甲 |
气温(℃) |
-10 |
-30 |
-22 |
-10 |
7 |
1O |
15 |
16 |
-5 |
-18 |
-34 |
-42 |
-13.6 |
降雨量(mm) |
6 |
5 |
45 |
1O |
21 |
24 |
26 |
20 |
15 |
10 |
9 |
3 |
194 |
|
乙 |
气温(℃) |
13.9 |
16.7 |
23.9 |
30 |
33.3 |
36.7 |
35 |
33.3 |
31.7 |
26.1 |
20 |
15 |
26.3 |
降雨量(mm) |
7.6 |
7.6 |
7.6 |
5.1 |
2.5 |
5.1 |
2.5 |
27.9 |
7.6 |
0 |
2.5 |
2.5 |
78.5 |
|
丙 |
气温(℃) |
6.5 |
7.3 |
9.5 |
12.7 |
16.1 |
20.5 |
24.3 |
21.6 |
18.8 |
14.4 |
10.5 |
6.9 |
14.1 |
降雨量(mm) |
62 |
52 |
48 |
42 |
40 |
35 |
36 |
45 |
64 |
70 |
67 |
62 |
623 |
|
丁 |
气温(℃) |
22.4 |
22.8 |
23.6 |
25.5 |
24.4 |
23.9 |
23.9 |
25.5 |
23.3 |
22.8 |
22.4 |
22.8 |
23.6 |
降雨量(mm) |
6.5 |
5.5 |
10.2 |
53.2 |
188 |
320 |
306 |
295 |
320 |
266 |
35 |
18 |
1823.4 |
如图最可能为表中的哪一个地区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结合上题以及表中气候数据,推测图中最强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 |
B.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时北移偏转形成 |
C.地处北半球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 |
D.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
如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表示西南地区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5.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 )
A.木材 | B.粮食 | C.煤炭 | D.铁矿石 |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1~23题:
2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A.海拔高度 | B.距海远近 |
C.气温高低 | D.地表植被 |
2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沙尘暴 | B.泥石流 |
C.地震 | D.水土流失 |
23.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 B.工农业用水较少 |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 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
下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 )
A.铁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C.管道运输 | D.河流运输 |
19.图中河流的流量过程为 ( )
2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示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 |
B.发展农机技术,促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
C.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
D.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