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中左图和右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
(3)Q地位于M的 方向。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小时。
(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0℃等温线分布有多处弯曲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①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
(2)简析丙海域正常年份洋流运动主要形式,及其对海洋环境和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
(3)甲地所在国出口的农畜产品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_,简要分析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都属于。
(2)分析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条件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每空1分)
(1)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字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严重缺粮的地区是(字母)。
(2)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是(字母)。
(3)C、D、E三地都可以进行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
和。
(4)F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适宜的生长,
和是影响该地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每空1分)
(1) 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有、、。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是。
(2) 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发展是现象,其原因是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圈:
②对大气圈:
③对水圈:
(4)过快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
读“2000年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回答问题:(共10分,每空1分)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印度的自然增长率为。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型,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型。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