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给奕的信
材料二: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陆海军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而最主要的是财政困难。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
--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
(1)请举一个洋务派"觅制器之器"的例子?在"求富"的口号下,李鸿章创办了哪一著名民用企业?
(2)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汉、唐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频繁的朝代,到了清朝我国对外交流逐渐衰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的名称。(1分)
2、结合材料二,列举一个图中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和交流的具体史实。(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1分)
4、从汉朝、唐朝和清朝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材料题:(共18分)
(一)、看图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以哪里为中心?
2、看图填空,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问1分,5分)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
()苏轼 A《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汉卿 B《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C《秦中吟》
()白居易 D《窦娥冤》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如图
(1)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______;图二中飞机是第_____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论从史出】
(2)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耻辱与振兴”、“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①“耻辱与振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疯狂与罪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伤痛与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史明智】
(3)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材料二 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适应世界新形势,调整经济政策。其主要措施是: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3)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中国要真正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请问克林顿时期调整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