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告诉我们,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美国的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苏联(苏俄)的探索: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管理+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材料三:新中国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如图,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1)材料一中"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南京条约》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罗斯福创新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哪一政策基本体现了列宁的主张?斯大林主张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从当前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一体制有何弊端?
(3)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有何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著作

特点
著作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名著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改除);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指不接受过去的语言)。若有故(故意)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指谁?
(2)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他改革的哪项具体措施?
(3)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举出两点4分)?以上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请举出迁入中原的两个少数民族名称。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请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图一所示的历史事件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3)对图一的形成,贡献最大的是谁?
(4)对图二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图示:

完成以下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朝代:A B
(2)A王朝因为在政治上实行 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
(3)C时期有三个并立的政权,如下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横线上填出所缺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