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 B.防止试管破裂 | C.防止实验误差 | D.防止液体溅出 |
⑴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⑵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⑶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⑷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标出溶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3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下物质是由H、O、C、Ca、Cl、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的物质。
(1)某气体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则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图所示实验中,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后D溶液变浑浊,则D溶液中的溶质是,试管②中的现象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常见金属和金属材料,用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释许多现象。
(1)人体缺少元素会导致贫血。
(2)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
(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生产中,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金属矿物的储量是有限的,且不能再生。请写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2个钠离子。
(2)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②丁酸乙酯为有机物
③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④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⑤丁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
(4)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