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感悟,探究回答。
(1)完成下列表格:

史家观点
举例说明(一例即可)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夏鼐
……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易中天
唐朝的文化确实丰富多彩,多方面向前发展,构成了一幅百花齐放的画面。
--韩国磐
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2)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请以古代中国某项艺术成就为例,说明它与时代的关系。(3分)
(3)若让你围绕"古代中国文化"开展研究性学习,请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隋唐时期的乐舞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请回答:
(1)、分别总结以上两次改革的作用或结果。
(2)、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
(3)、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时)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回答: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百家争鸣)及其代表人物。
(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4)、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么?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室”。
材料二: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织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现有一意大利的旅行团打算由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3)、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

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成语故事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请将下列成语序号与相关内容的字母符号连接,把相关的结果填在指定的位置上。
(1)、千金一笑 A巨鹿之战
(2)、退避三舍 B越王勾践不忘国耻,立志报仇
(3)、卧薪尝胆 C城濮之战
(4)、破釜沉舟 D烽火戏诸侯
连接的结果为:(1)()(2)()(3)()(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那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为以后欧美哪些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请举一例。
材料三:10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依据材料三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列举出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并简要阐述其积极作用。
(4)概括上述三大运动的共同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