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2)如果实验室有15 mL、 20mL、 50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使结果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下面是某学生的操作过程: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用(2)中选择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c.将浓硫酸倒入另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量筒中稀释,并冷却到室温;
d.用玻璃棒引流,将稀释后的硫酸倒入500 mL的容量瓶;
e.轻轻摇动容量瓶,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 cm~2 cm;
f.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摇匀;
g.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待用。
按照通常的配制要求,指出其中缺少或操作的错误,并补充或改正(有几项填几项,若空格不够可以补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或“=”)0.1 mol·L-1;
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填“>”、“<”或“=”)0.1 mol·L-1。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填化学式)。
(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填序号)。
| A.酸性 | B.吸水性 | C.脱水性 | D.强氧化性 |
(4)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说明这种气体具有性;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
在试管A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 浓硫酸和2 mL 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管末端不能插入试管B溶液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试管B内液体分为两层,其中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位于 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若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
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
(2)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
(3)过滤NaHCO3时除烧杯、漏斗外,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
(12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⑦定容 ⑧冷却 ⑨振荡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
|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
|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
|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倒转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