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沿20°经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6—18题。
造成A—F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水分 | C.热量 | D.洋流 |
G山的成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
|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
|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
关于K、R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 A.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低 |
| B.船由K地向东经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 |
| C.船由R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 |
| D.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
旅游爱好者王晓名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在游行日记中绘制了祖国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并写到“美丽的中华,不论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读图,完成15题。
王晓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季,沿g—h线自西向东所遇到的情形有:地势坦荡—阴雨连绵—青翠茶园 |
| B.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尘暴肆虐—阴雨连绵 |
| C.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的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 |
| D.a—b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平坦、山青水秀 |
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环境年报获知,近半数的监控城市有酸雨,酸雨率为100%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省市均分布在长江以南 |
| B.降水量大是上述省市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 |
| C.酸雨使农作物减产、森林植被受损 |
| D.减少CO2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 |
稀土被誉为 “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读图,回答12—13题。
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 A.市场指向型 | B.原料指向型 | C.技术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
|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
|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
|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
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 B.土壤肥力高 | C.水热资源丰富 | D.人均耕地面积大 |
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
|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
|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
|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