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资料和图7,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 “世博会”如期在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有24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展。吸引超过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用地5.28平方千米。
资料二 洋山港位于浙江省的小洋山岛上,由东海大桥与上海南汇区相连,大桥全长32.5千米。该天然港址具备15米以上水深条件,承担国内远洋箱源和国际中转箱业务,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区之一。随着洋山深水港及其他港区的新建,2008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5.82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
(1)结合资料一和图7,分析世博园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对比外高桥港、洋山港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差异。
(3)说明上海的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如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是(  )

(4)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开放程度提高
C.环境质量改善
D.消费水平提高

(5)分析材料,谈谈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E方案,其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C、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等高线和等深线图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港口的布局因素。
答案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