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一次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长好,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份,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们惋叹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功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依米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只是大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召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一次, 便足矣!
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一次的无悔人生……仅仅一次,却需要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进取和历尽艰辛的跋涉,它甚至需要耗尽一个人一世的光阴毕生的精力!请归纳依米小花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
⑴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的。
⑵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小偷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
⑶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⑷“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⑸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⑹“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⑺又一天,他的前妻护送一位车祸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她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⑻受重伤的人正是夺走海尔曼爱妻的列夫斯特。
⑼列夫斯特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⑽“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室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
⑾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装达到海尔曼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是那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
⑿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换上了教堂才穿的那套西装,罩上了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那把最大的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脏上……
⒀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⒁“没有,它用得适得其所。”
⒂“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没有,”他一字一顿地说,“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先是冷静思考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⒃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标语。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有关海尔曼医生做的事情。
①连夜为小偷做连肢手术②③海尔曼医生面对小偷、情敌和法西斯分子,对“天职”有怎样的理解?
认真阅读第(12)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①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②“然后拿起他那把最大的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加点的“一下子”去掉好不好?为什么?请你用精炼的语言给本文加个标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选段的主要内容。
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第③段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
俗语说“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小人物是可敬的。请结合链接材料及选文中的人物来印证这句俗语。
【链接】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又可能捡回一块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李森祥《台阶》)
酸碱食物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一天吃的食物以酸味为多,碱味食物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倒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此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归属“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物”。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归属“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物”,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物。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均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治机制虽然紧密而有用,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要是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物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耗损骨骼中的钙仓储,导致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松散、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态,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令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这些元素归属“成碱元素”。
②长期如此,便会过多耗损骨骼中的钙仓储,导致钙的加快流失。根据第二段的文意,简要解释为什么酸味极强的柠檬是“碱性食品”。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4分)
①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均衡。
②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你认为造成人体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请根据文意和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简要回答。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总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外婆的手纹
①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你外婆的手艺好。
②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③外婆做衣服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④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⑤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舅舅说,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⑥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
⑦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
⑧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可是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⑨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和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这手艺,这手纹,注定要失传吗?
⑽我看见天空上的云朵和月光。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从全文看,“外婆的手艺好”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分点简要回答。
“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手纹?
文章语言有味,请对下面两句话加以赏析。
①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②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 度 |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
2010年 |
4.25本 |
0.73本 |
16.78分钟 |
12.07分钟 |
2011年 |
4.35本 |
1.42本 |
14.85分钟 |
16.64分钟 |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他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 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
B.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
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
阅读【他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