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问题。

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各级城市或各类商业部门与R1、R2、R3所示服务半径对应正确的是:

A.苏家屯-R1,沈阳市-R2,北京市-R3 
B.杨运镇-R3,盖县城-R2,营口市-R1
C.北京市-R1,黄浦区-R2,上海市-R3 
D.汽车销售中心-R3,家用电器-R2,早点铺-R1

读下图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形 B.扇形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

若在该城市建设一集零售、娱乐、饮食、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黄土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恒河平原

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最可能是

A.从欧洲迁往非洲 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拉美迁往北美 D.从西亚(中东)迁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传统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C.1950~200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

“朝是庄园夕是沙,不知何处是我家”所描述的人口迁移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原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