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ABC中,∠C=Rt∠,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
(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角形的五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用的分解因式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及十字相乘法,但有更多的多项式只用上述方法就无法分解,如x2﹣4y2﹣2x+4y,我们细心观察这个式子就会发现,前两项符合平方差公式,后两项可提取公因式,前后两部分分别分解因式后会产生公因式,然后提取公因式就可以完成整个式子的分解因式了.过程为:x2﹣4y2﹣2x+4y=(x+2y)(x﹣2y)﹣2(x﹣2y)=(x﹣2y)(x+2y﹣2).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分组分解法.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x2﹣2xy+y2﹣16;
(2)△ABC三边a,b,c 满足a2﹣ab﹣ac+bc=0,判断△ABC的形状.

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的中点,AB平分∠DAE,AE⊥BE,垂足为E.

(1)求证:AD=AE.
(2)若BE∥A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8分)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植树造林,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多植5棵,甲班植80棵树所用的天数与乙班植70棵树所用的天数相等,求甲、乙班每天各植树多少棵?

8分)如图,在Rt△ABC中,∠C=90°,∠B=30°

(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AE,求证:AE=2DE.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b=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