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 。其体趫②、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釭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犊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酿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敌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①爱:通菱,隐蔽。②趫:行动轻捷。③黾侻跧:黾(mǐn):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缩。④釭:油灯。A.尝观虞人有生致者致:抓获、捉到 |
B.其穿巾孔箱之患孔:打洞,使动用法 |
C.某既居,果遭其暴耗暴:突然 |
D.予以是益宝狸矣宝:珍视,意动用法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颇患之,若抱痒疾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
B.①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C.①虽乏,人智其奈之何②路漫漫其修远兮 |
D.①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②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我家”老鼠“恣横”的一组是( )
①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②或暂黾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③张爪呀牙,划泄怒声
④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
⑤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⑥甘醴鲜肥,又资鼠口腹矣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在新昌里的客舍,以前曾经是富庶人家的粮仓,所以鼠患严重,到处都是老鼠洞,天天都有老鼠频繁出入。 |
B.作者为了彻底杜绝鼠患,曾经花了二三十天时间掘地找鼠洞,但终究没有成功,以致烦心不已,而患了痒病。 |
C.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狸猫的存在,就算红墙白壁终究也会成为老鼠的家园,美酒佳肴终究也会进入老鼠的口腹。凭借人力,就是再劳累也没有抵御老鼠的办法。 |
D.文章结尾,作者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就会如同老鼠盗窃时却不知道用狸猫遏止,放纵小人横行和暴戾,就会祸害人间。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2)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3)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敌得骋于阴私。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有删改)陆贽(唐)
圣人之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敛之臣。夫岂能忘其欲贿之心哉?诚惧贿之生人心而开祸端,伤风教而乱邦家耳。是以务鸠敛而厚其帑椟之积者,匹夫之富也;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
今琼林、大盈,自古悉无其制。传诸耆旧之说,皆云创自开元。贵臣贪权,饰巧求媚,乃言郡邑贡赋所用,盍各区分?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以奉私求。玄宗悦之,新是二库。荡心侈欲,萌柢于兹。迨乎失邦,终以饵寇。《记》曰:“货悖而入,必悖而出。”非其明效欤!
陛下嗣位之初,务遵理道。敦行约俭,斥远贪饕。虽内库旧藏,未归太府,而诸方曲献,不入禁闱。清风肃然,海内丕变。近以寇逆乱常,銮舆外幸,既属忧危之运,宜增儆励之诚。臣昨奉使军营,出游行殿,忽睹右廊之下,榜列二库之名。矍然若惊,不识所以。何则?天衢尚梗,师旅方殷。疮痛呻吟之声,噢咻未息;忠勤战守之效,赏赉未行。而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怀?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扦凶徒,内防危堞,昼夜不息,迨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夷大艰。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已丰,而谣讟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记》曰:“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岂非其殷鉴欤?
陛下诚能近想重围之殷忧,追戒平居之专欲,凡在二库货贿,尽令出赐有功,每获珍华,先给军赏,如此,则乱必靖,贼必平,徐驾六龙,旋复都邑,天子之贵,岂当忧贫!是乃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损其小宝而固其大宝也。
注: 783年,长安发生兵变,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次年,德宗将各道贡献的物品收藏于行宫“琼林”、“大盈”二库。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萌柢于兹柢:树根 |
B.迨将五旬迨:趁着 |
C.宜增儆励之诚儆:警戒 |
D.竟夷大艰夷:平定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圣人之立教也知来者之可追 |
B.以奉私求作《师说》以贻之 |
C.非其明效欤其孰能讥之乎 |
D.货悖而入人非生而知之者 |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三段以德宗朝的事实为据,首先以奉天解围前后军情作对比,然后赞扬德宗初行的俭约行为,说明“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的道理。 |
B.文章开篇即从正面立论,阐明天子不应聚私财,而应本圣人的遗教“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并指出贪财聚货必将造成“开祸端”、“乱邦家”的严重危害。 |
C.在充分指陈得失、剖析利害之后,陆贽归结全文,点明旨意,希望德宗及早罢去琼林、大盈二库,以换取收人心、平祸乱、复都邑的最大利益。 |
D.文章创造性地融散入骈,使骈散完美结合,既保存了骈体整炼、排比、节奏鲜明之特色,又兼有散体流美、疏畅、意气贯注之优点,是一种散文化的新骈体。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
B.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
C.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
D.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
⑵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
⑶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
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①,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及昆弥②皆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③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
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惠还,自以当诛。
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节选自《汉书·常惠传》,有删改)
〔注〕①车师:汉代中亚东部西域城郭诸国之一。②昆弥:乌孙国王的称号。③车延、恶师:均为汉代西域地名。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见:被 |
B.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因:通过 |
C.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从:跟从 |
D.缚姑翼来,吾置王置:释放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常惠治外有功的一组是
①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②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
③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④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⑤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⑥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⑤⑥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惠少年时家庭贫寒,他自告奋勇,响应招募,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回国后,朝廷嘉奖他的劳苦,封他做光禄大夫。 |
B.昭帝时,为了联合西邻诸国一道抗击匈奴,清除边患,朝廷任命常惠担任校尉,持节总领乌孙部队,与其合作共同御敌。 |
C.乌孙国受尽匈奴欺负,甚至连公主都受到匈奴威胁,不得已向汉朝求救。汉朝发兵,乌孙国协同作战,重创匈奴,缴获颇丰。 |
D.后来常惠替代苏武为典属国,后将军赵充国死后,常惠被任命为右将军,典属国的官职照旧,但传到曾孙后被废除了。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
(2)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
(3)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节选自《论语·子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
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①,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及昆弥②皆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③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
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惠还,自以当诛。
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节选自《汉书·常惠传》,有删改)
〔注〕①车师:汉代中亚东部西域城郭诸国之一。②昆弥:乌孙国王的称号。③车延、恶师:均为汉代西域地名。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见:被 |
B.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因:通过 |
C.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从:跟从 |
D.缚姑翼来,吾置王置:释放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常惠治外有功的一组是
①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②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
③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④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⑤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⑥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⑤⑥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惠少年时家庭贫寒,他自告奋勇,响应招募,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回国后,朝廷嘉奖他的劳苦,封他做光禄大夫。 |
B.昭帝时,为了联合西邻诸国一道抗击匈奴,清除边患,朝廷任命常惠担任校尉,持节总领乌孙部队,与其合作共同御敌。 |
C.乌孙国受尽匈奴欺负,甚至连公主都受到匈奴威胁,不得已向汉朝求救。汉朝发兵,乌孙国协同作战,重创匈奴,缴获颇丰。 |
D.后来常惠替代苏武为典属国,后将军赵充国死后,常惠被任命为右将军,典属国的官职照旧,但传到曾孙后被废除了。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
(2)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
(3)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节选自《论语·子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
后上行幸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曰:“令长丞尉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强扶弱,宣恩广泽,甚劳苦矣。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又出教敕掾功曹,“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五官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丞戒之戒之!”辅系狱数日死。威震郡中,盗贼分散,入傍郡界。豪强多诛伤伏辜者。坐残贼免。起家,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转道,兵数万围尊。尊以千余骑突羌贼。功未列上,坐擅离部署,会赦,免归家。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
迁东郡太守。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及尊视事,奉玺书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诏,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后王复延请登堂。
久之,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恐水大决为害。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尊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求止尊,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惟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回还。吏民嘉壮尊之勇节。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对:回答 |
B.后上行幸雍幸:指皇帝到某地 |
C.坐擅离部署 坐:因犯……罪 |
D.吏民嘉壮尊之勇节壮:强壮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王尊“为公”的一项是()
①数上书言便宜事 ②七日诛少正卯③尊以千余骑突羌贼
④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⑤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⑥因止宿,庐居堤上
A.①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尊年幼时成了孤儿,后来担任书佐时,监管监狱事务很长时间,后来推说自己有病而离职,进一步师从郡文学官学习,并且颇有收获。此后又被征召复出任职。 |
B.在做益州刺史时,面对前任王阳认为作为孝子不应冒生命危险而过的九折阪,王尊表示自己要做忠臣而不畏惧过九折阪。王尊在任两年,安抚境外(百姓),各部族百姓都来归附。 |
C.东郡境内河水泛滥,面临决堤的时候,身为太守的王尊镇静自若,表现出一种与大堤共存亡的勇气。当然,他亲自率领官吏百姓投白马祭祀河神,显然有迷信因素。 |
D.王尊清正廉明,不畏权贵,除贪肃恶态度坚决,堪称朝廷忠臣。他曾因敢于直言、政绩突出、带兵突围等被嘉奖提拔,但也几次因不同的原因被免职。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
答:
②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
答:
③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
答: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桓公曰:“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说苑·政理》)
[注]牸(zì)牛:母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
后上行幸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曰:“令长丞尉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强扶弱,宣恩广泽,甚劳苦矣。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又出教敕掾功曹,“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五官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丞戒之戒之!”辅系狱数日死。威震郡中,盗贼分散,入傍郡界。豪强多诛伤伏辜者。坐残贼免。起家,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转道,兵数万围尊。尊以千余骑突羌贼。功未列上,坐擅离部署,会赦,免归家。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
迁东郡太守。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及尊视事,奉玺书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诏,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后王复延请登堂。
久之,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恐水大决为害。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尊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求止尊,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惟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回还。吏民嘉壮尊之勇节。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对:回答 |
B.后上行幸雍幸:指皇帝到某地 |
C.坐擅离部署 坐:因犯……罪 |
D.吏民嘉壮尊之勇节壮:强壮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王尊“为公”的一项是()
①数上书言便宜事 ②七日诛少正卯③尊以千余骑突羌贼
④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⑤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⑥因止宿,庐居堤上
A.①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尊年幼时成了孤儿,后来担任书佐时,监管监狱事务很长时间,后来推说自己有病而离职,进一步师从郡文学官学习,并且颇有收获。此后又被征召复出任职。 |
B.在做益州刺史时,面对前任王阳认为作为孝子不应冒生命危险而过的九折阪,王尊表示自己要做忠臣而不畏惧过九折阪。王尊在任两年,安抚境外(百姓),各部族百姓都来归附。 |
C.东郡境内河水泛滥,面临决堤的时候,身为太守的王尊镇静自若,表现出一种与大堤共存亡的勇气。当然,他亲自率领官吏百姓投白马祭祀河神,显然有迷信因素。 |
D.王尊清正廉明,不畏权贵,除贪肃恶态度坚决,堪称朝廷忠臣。他曾因敢于直言、政绩突出、带兵突围等被嘉奖提拔,但也几次因不同的原因被免职。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
答:
②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
答:
③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
答: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桓公曰:“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说苑·政理》)
[注]牸(zì)牛: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