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地区位于( )
| A.印度半岛 |
| B.中南半岛 |
| C.朝鲜半岛 |
| D.雷州岛 |
河流R为( )
| A.湄南河 | B.湄公河 |
| C.伊洛瓦底江 | D.恒河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问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溶蚀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
|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
|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
|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
GIS的全称是( )
|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球卫星导航 |
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 A.人口普查 | B.森林普查 | C.交通定位导航 | D.确定某点高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