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易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自序选(梁启超)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和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李鸿章和梁启超外,请再分别写出一位两则材料述事件的代表人物。
(3)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独火器万不能及”,为此,他们以 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工业。
(4)把两则材料所述事件作为一个单元,你认为该单元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发展。九年级同学选取中美两国具有相似点的杰出人物进行比较,布置了一个“中美历史人物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组:革命先驱
华盛顿孙中山
(1)第一组人物各自领导了什么革命?对本国发展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第二组:改革领袖
邓小平罗斯福
(2)第二组人物进行的改革,有什么相同之处?(至少两点)
(3)参照前面示例、请再从中美两国选出一组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人物来丰富本次展览。(不能出现上面列出的人物和主题)
第三组:主题:
人物:
理由:
温家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使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最终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据此回答。
〖丧失尊严〗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丧失了尊严。请举两例。
〖树立尊严〗
(2)为了尊严,中国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中国实现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真正获得了尊严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更有尊严〗
(3)20世纪70年代初,新中国冲破重重阻挠,重新登上国际政治舞 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港、澳回归彻底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这是邓小平哪一“天才创造”的成功实践?
(4)新中国成立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活得更有尊严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 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3)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地中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材料二:
图一:受希腊文化影响图二 2001年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塔
的西亚建筑遗迹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的?
(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的行动中去?
七年级某班同学对隋唐、宋元两个时期进行单元主题学习,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