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八年努力,经历了两次内战终于打败王党军,议会判处国王死刑,之后经历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查理二世的复辟和反攻倒算,詹姆士二世的反攻倒算,终于在1688年的那次革命后制定了法律,确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人民起义,反抗国内外发动势力,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再次反抗外国干涉军,雅各宾派专政,国内的动荡,拿破仑建立政权,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对外战争,封建王朝复辟……
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废除农奴制使俄国的资产阶级获得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较缓慢。
材料四:有人评价明治天皇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明君”,他带领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有一个统治者不愿意放弃权利,不愿意妥协,最终被处死,他是谁?1689年的法律文件是在哪一次妥协之后取得的成果?
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由此可见这一帝国是维护哪一阶级利益的?
从英法革命的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英法俄日各国君主最后的结局给我们一些启示,请从革命和改革的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二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材料三严复在译述作品中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
材料四“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与“科学”的另一种称呼。这两个词在当时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陈独秀曾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思想家马克思认为清帝国一定会被打垮的原因有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清王朝中什么人的活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严复通过哪部译著宣传西方进化论学说?代表了哪些人观点?在当时中国起到什么进步作用?
(4)材料四中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口号的指引下,在政治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那么在思想方面如何进行斗争?

下图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的景象。

(1)图中惨景是在哪次战争中造成的?是哪些国家军队直接实施破坏的?
(2)这次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失败,被迫与侵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代表清政府谈判的全权大臣是谁?
(3)在这次战争期间及之后,强迫清政府割让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是哪个国家?
(4)经过这次失败,清政府中的一些实力人物掀起一场自救运动,称作什么运动?请列举两个此期间创办的民用企业?

材料解析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这是五四运动中的传单,这场运动爆发于()年()月()日。
(2)这次运动的要求(口号)是什么?
(3)在北京领导学生进行斗争的领导人是谁?
(4)这次运动的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封建统治,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作出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是哪一职位?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
(3)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该统治者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来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3)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言论,形成的一次蓬蓬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