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秦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3)“秦皇”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以至于毛泽东说他“略输文采”?
(4)“汉武”为了巩固中国的统一,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三 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这些钱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
(2)材料二中英国、法国等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列举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一个即可)除此之外,请再说出一例近代由清政府官员领导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在这些民族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最终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材料三清政府赔钱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什么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是哪个条款?
(2)材料二提到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当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个条款?
(3)材料三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哪一个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个条约分别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那时候(西晋后期以来),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皇帝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了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了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不能照抄原文)
(2)通过材料、依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哪一产业?其次是哪些?
(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3)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
(4)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