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图示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 s时间拉出,外力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用0.9 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
A.W1<W2,q1<q2 |
B.W1<W2,q1=q2 |
C.W1>W2,q1=q2 |
D.W1>W2,q1>q2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自容器边缘上的A点滑下,经过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真空中M、N 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 上,f 点位于等势线c上,d f平行于M 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 |
B.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C.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 |
D.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 |
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 m/s2),则正确的结论是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 |
C.物体的质量为3 kg |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
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
D.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
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
A.恒星的质量为![]() |
B.行星的质量为![]() |
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