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云南”所在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什么?
材料二:如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黄河、长江为什么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撒战争史》
材料二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无权征税。……。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四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材料一所说的是古希腊哪一个城邦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的政治制度建立于何时?又是在什么时候发展到顶峰?
(2)材料二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什么样的资产阶级政权?
(3)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这部文件是何时颁布的(答出具体时间)?
(4)材料四提到的《人权宣言》产生于哪次革命中?这次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2分)
看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B、C分别是谁的航线?
(2)哪位航海家最先找到通往东方国家的航线?
(3)请回答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哈特
材料二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三恩格斯在谈到14—16世纪的一场运动时这样说道:“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材料一中的“一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位诗人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其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材料三中恩格斯所说的那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以下是《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摘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14—17世纪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核心思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英国的代表人物是谁?(3分)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1689年的英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1分)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3)以18世纪的美、法两国为例,分别写出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反映上述思想的法律文献。(2分)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4)1862年的美国面临着艰难抉择,请写出当时美国的“引路人”。他做出了如何的艰难抉择。(2分)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哪些借鉴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