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可爱者甚蕃( )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
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_________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_______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B.争高直指 才美不外见(《马说》)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
C.猛浪若奔 | D.负势竞上 |
虽乘奔御风(《三峡》)影布石上(《小石潭记》)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
A.横柯上蔽 | B.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
C.猛浪若奔 | D.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
选文写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作者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之后,又设想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来到这里会引发的感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祭以尉首 | B.不以物喜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以土砾凸者为丘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成功。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寻兼光禄寺丞()②户部不敢诘()
③上是其言()④以此见忌于众() 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
答: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②,且不华国③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⑤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⑥不过稂莠⑦。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注释:①宣、成:鲁宣公、鲁成公;②爱:吝惜、吝啬;③华国:使国家有光彩;④德荣:品德高尚;⑤子服:仲孙它又名子服;⑥饩:xì饲料;⑦稂莠:láng yǒu杂草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季文子相宣、成(2)妾不衣帛
(3)过而能改者(4)使为上大夫下列句中与“吾亦愿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 | B.衣不过七升之布 |
C.如鸣佩环,心乐之 | D.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2)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你认为季文子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有哪些?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穰苴执法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悦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①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②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③。三军之士皆振憟。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注释:①立表:在阳光下竖起木杆,根据阳光照射的影子的移动,来计算时间。表,就指这木杆。②不侫:不才,无才。自谦词。③三军:泛指全军。大国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既往,未及反()(2)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3)皆指目陈胜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示例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示例: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A积于今六十岁矣; B苛政猛于虎 C负者歌于途 D余将告于莅事者翻译下列句子。
(1)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穰苴诛杀庄贾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对司马穰苴进行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