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②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③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④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
【注释】①刘蓉,清代文学家。②养晦堂:刘蓉书斋名。③浸淫:渐渐扩展。④窒:阻碍。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辄起绕室以(来回踱步) B.每履之,足苦焉(绊倒、跌倒)
C.父来室中,而笑曰(回头看) D.足之平地(鞋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一室不治莲出淤泥而不染
B.俯视地坦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俯读乃记之
D.何天下家国为属予作文记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②习之中人甚矣哉!
作者通过自己读书时经历的这件小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苏轼)自密徙徐①,是岁,河②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百步扼之,汇于城下。涨不时③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④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⑤,吾侪⑥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⑦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⑧。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
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⑨,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⑩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①自密徙徐:从密州调任徐州。②河:黄河。③时:及时。④屦:粗布鞋。⑤涂潦:路上积水。⑥侪:同辈,同类的人。⑦锸:锹。⑧三板:古代长度单位,六尺高。⑨岁夫:明年的夫役。⑩虞:戒备。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公庐于城上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公于城上(房屋) B.河势益(凶猛)
C.增筑城为木岸(老) D.富民出(如果)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虽禁军宜我尽力士卒多用者
B.公庐城上奉命危难之间
C.民心安凡三往,
D.虞水之再至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文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少孤,继母()之 ②荀彧()之太祖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府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之
.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之知之,不知为不知 B.可以师矣
C.而能以天下事己任 D.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

.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⑴至市()⑵而置之其 ()
反( )⑷不得履()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何不试之以足?
.结合郑人买履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

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羊子行路(    )(2)以与妻(    )
(3)羊子大(   )(4)累寸不 (    )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盗泉之水”不同的一项是:()

A.楚之习辞者
B.何氏之女
C.嗟来之食
D.心之所向

、翻译下列句子
(1)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犯有什么错误 ,请概括写出。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请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轻寡人__________ 
(2)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
(3)以头地耳_________ 
(4)秦王色 _________
、下列句子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是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原因。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类的是(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