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中,将甲中的液体滴加到乙中,均有气泡出现,根据乙、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且正确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丙中现象 |
结论 |
A |
盐酸 |
石灰石 |
硅酸钠溶液 |
溶液中出现浑浊 |
非金属性: Cl>C>Si |
B |
盐酸 |
FeS |
溴水 |
溶液褪色 |
还原性: Cl->S2- >Br- |
C |
浓盐酸 |
KMnO4 |
KBr溶液 |
无色溶液变为橙色 |
氧化性:KMnO4>Cl2>Br2 |
D |
浓氨水 |
烧碱 |
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氨气是一种弱碱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①CH3COOH②(NH4)2CO3③NaHSO4④NaHCO3⑤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④② | B.⑤③①②④ |
C.②④③①⑤ | D.②④①③⑤ |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A.HCl | B.NH4NO3 | C.Na2S | D.HClO |
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
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 |
D.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 |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grade),AG的定义为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