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问题。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制定区域的发展战略时,应该
①既要考虑区域的资源优势,也要考虑限制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②注重本区域的情况,不必考虑其他区域的情况
③注重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忽视
④因地制宜,应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战略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地理界线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8~10题。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 B.第二产业向东北 |
C.第一产业向东南 | D.第三产业向东南 |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6~7题。甲、乙两个三角洲相同之处是
A.河湖众多,发展了水产业 | B.交通便利,运进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 |
C.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业 | D.都有发达的棉纺织工业 |
乙三角洲不同于甲三角洲的地理环境条件是
A.地形平坦、多河湖 | B.热量更丰富 |
C.降水在1 000 mm左右 | D.土壤为肥力较高的水稻土 |
|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完成4~5题。
A.甲——内外力共同作用 |
B.乙——断层下陷 |
C.丙——背斜顶部侵蚀 |
D.丁——冰川侵蚀 |
丁地所受侵蚀作用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