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 B.铁矿 C.石油 D.风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下列小题。

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

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
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
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 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
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 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处气温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甲:8-16℃,太阳辐射较强
B.乙:16-24℃,夏季风影响
C.甲:0-8℃,海拔较高
D.乙:8-16℃,纬度较高

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A.②④③①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1500-2500米 B.南坡2500米以上
C.北坡500-2200米 D.北坡2200米以上

甲河属于()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乙河谷从成因来讲,属于()

A.流水侵蚀谷 B.冰川谷
C.风力侵蚀谷 D.断层谷

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每年的3、4月份,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着阿尔泰山挺进(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冬季牧场在()

A.① B.②
C.③ D.④

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下水深浅 D.坡度大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