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冬至日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不同时刻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的太阳辐射(0.1卡/平方厘米·分钟)的变化图。
材料二 2009年6月15日新华社消息 在6月13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考古人员将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面展开。 考古发掘地所属地区的地形图(范围大致在106°E~112°E,33°N~35°N)。
(1)材料一中的甲乙丙丁最可能位于材料二图中D地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 该地区有两条较大的河流,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河流的大致位置,并说出考古发掘地——西安靠近哪条河流。
(3)图中A处的人能否看到B处的景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图中A处与B处相比, 处气温年较差 较大,说明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 ,B ,C ,F , G 。
(3)从水循环的类型看,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河流补给的降水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环节 (字母名称)。对全球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 。
(4)图示各环节中,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字母名称)。
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或过程的名称:
A D ;E F 。
(2)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 (字母)实现的,其最强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
能源是支撑国家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读下面三幅图,完成相关问题。
(1)据图甲分析,在气源地方面,西气东输二线与一线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2)请根据图乙、图丙分析广东省当前能源供需特点。
(3)为解决图乙、图丙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试分析我国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意义。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并成为第三大货币篮子,全面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大作用,对于人民币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2)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着一定困境,请分析主要原因。
(4)现阶段人民币在贬值,这对B地区工业产品的出口十分有利,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则将给B地区传统加工工业带来巨大冲击,那么该地区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