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并配平白磷和氯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4 + HClO3 + → HCl + H3PO4
(2)白磷有毒,在实验室可采用CuSO4溶液进行处理,其反应为:
11P4 + 60CuSO4 + 96H2O → 20Cu3P + 24H3PO4 + 60H2SO4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若有1.1 mol P4反应,则有 mol电子转移;
(3)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3PO3)。
已知:⑴0.1 mol/L H3PO3溶液的pH = 1.7;
⑵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⑶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关于H3PO3的说法:①强酸;②弱酸;
③二元酸;④三元酸;⑤氧化性酸;⑥还原性酸,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已知A、B、C是单质,其中C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X、Y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 是铝,B是铁 B.A 是碳,B是硅
C.A 是氢气,B是铜 D.A 是钠,B是氢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
C.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D.苯在工业上主要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Na2S2O3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会迅速分解,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Na2S2O3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元素被氧化为SO42-)
(2)硫代硫酸钠(Na2S2O3)露置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其可能的变质后生成物如下:
假设一:
假设二:只有Na2SO4固体
假设三:
(3)现有一瓶Na2S2O3固体,可能混有Na2SO4固体。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 1mol·L-1 H2SO4、1mol·L-1HNO3、1mol·L-1HCl、1mol·L-1NaOH、0.1 mol·L-1BaCl2、0.01 mol·L-1 KMnO4、蒸馏水。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 |
|
步骤2: |
|
步骤3: |
镁砂(MgO)是一种高温耐火材料。下图是氨法制取高纯镁砂的部分工艺流程:
请回答:
(1)MgCl2•6H2O溶于水,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蒸氨是将石灰乳通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轻烧后的产物为。
(4)如何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5)氨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已知向Mg(OH)2沉淀中滴加氯化铵溶液可观察到沉淀溶解,试解释该反应发生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和文字说明)。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Ⅰ)若某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选项编号)。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B.υ正(H2O)=υ逆(H2) |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 D.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E. 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
(Ⅱ)某高温下,若该5 L密闭容器中加入的是2molFe(s)与1.00mol H2O(g),t1秒时,H2的物质的量为0.20 mol,到第t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0.50mol 。
(1) t1~t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
(2)计算该可逆反应t2达到平衡时的K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写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