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读下表回答问题。

 
震中地点
震中地
理坐标
地震发生时间
(北京时间)
震级

新西兰南岛近海
45.2°S,166.5°E
2003年8月21日20时12分
7.0级

伊朗南部
29.3°N,58.4˚E
2003年12月26日09时56分
7.0级

西藏班戈与青海海西之间
34.3°N,89.4°E
2004年04月22日18时02分
5.0级

希腊南部
35.8°N,
23°E
2004年11月4日14时22分
5.8级

台湾以东海中
24°N,
122.6°E
2004年11月8日23时54分
6.5级

哥伦比亚西海岸近海
4.6°N,
77.5°W
2004年11月15日17时06分
7.4级

上表列出的地震中,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地震发生时,震中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

A.①⑤ B.②⑥ C.④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两条河汇流现象的地点和位于教堂西南方的地点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甲
C.丙和甲 D.丁和丙

图中凉亭与海拔最高点的高差最大不超过:

A.130米 B.140米
C.150米 D.160米

下图是我国北方地区铁路交通略图,图中数码所表示的铁路线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A.①包兰线 ③京广线⑤兰青线⑦京包线
B.②同蒲线 ③兰新结⑥陇海线⑦京包线
C.③京广线 ④京沪线⑥浙赣线⑦大秦线
D.①包兰线 ③京九线⑤兰新线⑦京包线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为长江水系,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和地形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碱化和盐碱地广布

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
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④、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④ D.①②③⑤

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0C)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甲地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撤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④、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红色产业”是甲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工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干旱;②洪涝;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乙地区花卉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竟争的优势是:( )
①较低的生产成本;②肥沃的土壤条件;
③低廉的劳动价格;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