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古试文,完成小题
【古诗阅读】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古诗阅读】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上片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 ,
”,是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足”。下片“□□”和“□□”表现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反映词人的恬淡、闲适的心态。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古诗阅读】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全诗中只用了“”一句话来直接描写“石壕吏”这个人物,通过老妪的话语,用手法,表现出“石壕吏”的。
请谈谈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不见①
[唐]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如何理解诗中“可哀”二字蕴涵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古诗阅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位同学认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更加催人“断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