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 A.H2 | B.NO | C.NO2 | D.CO2 |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N>P>As>Sb>Bi |
| B.酸性:HNO3>H3PO4>H3AsO4>H3SbO4 |
| C.稳定性:NH3<PH3<AsH3<SbH3 |
| D.稳定性:HCl>H2S>PH3>SiH4 |
已知白磷分子(P4)中每个磷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它与氧气反应的某种产物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是()
| A.10 |
| B.12 |
| C.24 |
| D.28 |
白磷易溶于CS2形成溶液,磷元素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是()
| A.P4分子 |
| B.磷原子 |
| C.P2分子 |
| D.P4或P2分子 |
最近的病毒学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抑制作用明显。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O是亚硝酸酐 |
| B.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
| C.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 |
| D.NO与O2按4∶1体积比混合后与足量水反应可完全转化为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