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O2、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 |
B.标准状况下,体积相等的CCl4和Cl2,前者含有的氯原子数是后者的两倍 |
C.1molCO和CH4的混合气体所含的碳原子数和1molCO2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
D.10g NH3中含有原子数目约为4×6.02×1023 |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 方案 |
![]() |
![]() |
![]() |
![]() 置于光亮处 |
实验 目的 |
收集氨气及并进行 尾气吸收 |
制取乙炔并验证炔烃 的性质 |
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 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 |
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
A.X和Y与电流表连接,Cu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B.X和Y与电流表连接,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CuSO4溶液 |
C.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减轻 |
D.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
X、Y、Z、W、T五种元素,其中X、Y、Z、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X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W的单质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T>W>Z |
B.元素T与X的原子序数相差15 |
C.T、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
D.X、W两元素的氢化物的浓溶液相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硝酸和氨水能溶解Ag2O |
Ag2O是两性氧化物 |
B |
HCl与Na2SO3溶液反应生成SO2 |
用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的少量HCl |
C |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
苯不能被酸性KMnO4氧化 |
D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
CaCO3是难溶物 |
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Na+、NH4+、AlO2—、SiO32- | B.Ca2+、NH4+、NH3﹒H2O、CH3COO- |
C.Cr2O72-、H+、C2H5OH、NO3— | D.Cu2+、SO42- 、HS—、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