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Na+、NH4+、AlO2—、SiO32- | B.Ca2+、NH4+、NH3﹒H2O、CH3COO- |
C.Cr2O72-、H+、C2H5OH、NO3— | D.Cu2+、SO42- 、HS—、Cl—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
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唯一原因 |
B.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烃只有一种 |
C.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
D.有机物结构中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都属于烷烃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
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 B.稀硫酸 | C.盐酸 | D.稀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