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
A.需要航天传感器 |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
城市地域结构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应用的项目最好是( )
A 城市交通道路网的布局 B 预测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C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D 估算城市工农业生产总值对1995年与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 | B.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 |
C.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 D.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 |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A.热量 | B.水分 | C.地形 | D.洋流 |
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2008年7月,全国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汇总工作完成。据此回答下面两题。自2008年1月10日以来的我国南方地区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森林资源造成重大危害,森林面积受损近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10。本次受损的森林资源主要为
①天然林②人工林③常绿阔叶林④针叶林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本次全国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汇总工作要运用到的现代化技术为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在世界上的回归带上,大都形成荒漠景观,而我国这一纬度地带却是“鱼米”景观,原因是
A.这里人类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合理 |
B.我国这一地区人类环保意识强 |
C.主要是非自然原因 |
D.这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
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 |
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
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为促进世界林木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封山育林,禁止森林的砍伐 |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