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
| B.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煤、铁资源十分丰富 |
| C.乌拉尔工业区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 |
|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关系图,据此回答19-20题。
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的原因是
| A.雨带停滞 | B.冬季风势力强盛 |
|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 D.受地形阻挡 |
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
|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
表1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个省会城市。回答17—18题。
影响①→②→③城市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海陆位置 | C.太阳辐射 | D.人类活动 |
与④、⑤、⑥相对应的省会城市是
| A.成都、武汉、杭州 | B.石家庄、合肥、昆明 |
| C.郑州、西安、兰州 | D.郑州、长沙、广州 |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7回答15-16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
|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北向南递减 |
|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
|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
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 A.冰雪融水增加 | B.冻土面积扩大 | C.青藏高原抬升 | D.湖面蒸发增加 |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6),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
|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