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 ,一段时间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接近于( )
| A.33% | B.40% | C.50% | D.67% |
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
|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
| 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mol电子转移 |
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As2O3)”,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
| B.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
| C.该反应中+5价砷被氧化 |
|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 |
下列关于Na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钠投入FeSO4溶液中,可以得到单质铁 |
| B.足量Cl2、O2分别和两份等质量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 |
| C.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
| D.在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生成1molO2,消耗2mol氧化剂 |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过量新制的氯水滴到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H+ |
|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 D.氯水能使有色花瓣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某溶液中含有1.2×10-3 mol XO3-,恰好能氧化30mL 0.1mol/L亚硫酸钠溶液,则还
原产物中元素X的化合价是
| A.0 | B.-2 | C.+1 | 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