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 mg/L。
(1)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 mL 5×10-4 mol/L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 mL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2)乙同学拟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 mL 5×10-4 mol/L的碘溶液,注入图中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 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________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两种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来制备。某同学甲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第①步反应完全进行,则第②步反应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 。
(2)第③步反应不使用CO2,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第③步反应使用Na2CO3而不使用NaHCO3,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其原因是 。
(4)某同学乙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了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请你完成他的实验方案。
乙同学所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 。
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 b cd e
⑸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CCl4,震荡,这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依据:。
(3)上面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现用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写出以下两种仪器的名称:A:
B: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g.
(3)指出下面实验中存在的错误:
用0.14mol·L-1 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稀H2SO4溶液取10.00 mL 待测H2SO4溶液,配成1.00 L稀H2SO4溶液。在配制过程中,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用序号填空)。
1烧瓶2锥形瓶3容量瓶4烧杯5酸式滴定管6漏斗7玻璃棒8胶头滴管9量筒
(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稀释后硫酸溶液20.00 mL,注入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摇匀后,用0.14mol·L-1 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直至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恰好使溶液即可停止滴定。
(3)计算
根据上图所示0.14mol·L-1 的NaOH溶液的用量,计算稀释前后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碱式滴定管在注入0.14mol·L-1 的NaOH溶液之前,用水冼净之后,立即装入0.14mol·L-1 的NaOH溶液,其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滴定前,盛稀释后H2SO4溶液的容器用水冼净后,用H2SO4溶液润冼,再准确量取20.00 mL 稀释后的H2SO4溶液,并滴入数滴酚酞试液,然后用NaOH溶液滴定。其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在滴定结束时,管内进入气泡。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时,未赶走气泡,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