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年约在 ( )
| A.2017~2018年 | B.2022~2023年 | C.2010~2011年 | D.无法确定 |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 年份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城乡工矿用地 |
沼泽地和滩地 |
其他 |
| 1954 |
15.91% |
38.18% |
9.13% |
0.43% |
32.74% |
3.61% |
| 2005 |
51.17% |
31.63% |
3.86% |
1.94% |
8.81% |
2.59% |
该地形区是 ( )
| A.太湖平原 | B.山东丘陵 |
| C.三江平原 | D.黄土高原 |
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温低,蒸发量少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
|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
|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
|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 B.河南省 |
| C.四川省 | D.海南省 |
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
|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
|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
|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
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
|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
|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
|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
|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
|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
|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
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