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中的示意图,实验时用        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实验中,斜面应保持      (选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路程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cm·s-1)
S1=80.0
t1=2.8
v1=28.6
S2=40.0
t2=2.0
v2=20.0
S3=S1-S2=40.0
t3=t1-t2=0.8
v3=

  (1)请你将表填写完整;
  (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推理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瓶内的空气全部抽走,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分析下列声学实验现象,回答: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实验三:在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
实验一说明:
实验二说明:
实验三说明: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2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
实验:如图1-2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
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
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 、B 两个三角形
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 、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 、B 间的
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
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
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