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暮冥冥                  
②沙鸥翔                 
③春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前者是个人因“物”、“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之乐”而乐。
B.选文前两段写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是为了突出古仁人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C.“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自勉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期望之情。

摘录原文填空:选文①②段中迁客骚人的“悲”指的是                           ;“喜”指的是                         。。
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批注卡。

示例
批注
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古仁人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命运的博大胸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游沙湖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暮()(2)更相易携()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4)日剧饮而归()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两文中,苏轼畅饮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读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列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A.甚意,汝之不惠。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会天大雨 (2)度已失期
(3)为天下(4)宜多应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选文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必然性: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 “兵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⑴亦非将军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善用兵千里不敢易也 B.绣精兵追退军徒有先生也
C.此知耳以五十里之地安陵 D.绣丹书帛曰

翻译画线句子。
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结合选文说说贾诩是个怎样的人?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⑴楚人⑵为天下
下列四个选项加点字词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置人所鱼腹中

A.大楚兴,陈胜 B.皆指陈胜 C.固以之矣 D.天下缟素

翻译画线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短语或词句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