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
【甲】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节选自 沈复《童趣》
【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①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②盍仿而效之?”余曰;“虫③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④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 沈复《闺房记乐》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余 (2)鞭数十 鞭
(3)觅螳螂蝉蝶之属 属 (6)不亦善乎 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盍仿而效之?甲乙两段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它们的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相同之处:都写的是 不同之处:甲文写的是童趣;乙文写的是 之趣。甲乙两文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也要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阅读下边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
2. |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
3. |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
4. |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4分) |
阅读下边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
2. |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
3. |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
4. |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4分) |
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②烨然若神人()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① ② ③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方式?(3分)
持金还乡
豫章大祲① 。新建县一民②,乡民窘甚,家只存一水桶,售银三分。计无复之,乃以二分银买米,一分银买信③,将与妻孥④,一饮食而死。炊方熟,会里长至门⑤,索丁银⑥。里长远来而饥,欲一饭而去,辞以无。入厨见饭,责其欺。民摇手曰:“此非汝所食。”因涕泣告以故。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曰:“若何遽至此!吾家尚有五斗谷,负归以延数日。”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出之,则有五十金在焉,民骇曰:“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⑦,误置其中。渠救我死,我安忍杀之!”持金还之。
注释:①豫章:地名,今为江西南昌。大祲(jìn):本指雾气,这里指发生灾荒。②新建:地名,位于豫章附近。③信:毒药,指砒霜。④妻孥(nú):妻子儿女。⑤里长:古时乡官,百户为里,每里设里正一名。⑥丁银:人丁税。⑦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这一定是里长收集众人的税银,积攒起来,准备交给官府的。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里 长 急 倾 其 饭 而 埋 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欲一饭而去 一饭:____________(2)我安忍杀之 安:____________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写了乡民和里长两个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作点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百废具兴 ()(2)连月不开()
(3)薄暮冥冥()(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重修岳用楼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真无马邪 |
C.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 |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微斯人,吾谁与归?”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又有何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