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等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侵略,爱国军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他在台湾率领抗日义军,振臂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
乙、他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堵截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丙、他率领致远号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丁、他指挥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林则徐、安德馨、邓世昌、彭德怀
B.刘永福、谢晋元、邓世昌、聂荣臻
C.徐骧、李宗仁、邓世昌、彭德怀
D.徐骧、李宗仁、林永升、彭德怀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
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下列各项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条文,出自《南京条约》的是()

A.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