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A.甲 B.乙C.丙D.丁

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③完成国家统一
B.东周从①迁都到②
C.④在元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
D.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这些思想无不冲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 《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美国的政治精英始终将美国妆扮成“世界各国的民主自由楷模”,是“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正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的,“美国人最支持这样的外交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又能服务于美国的理想”。美国政治精英们构筑的理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A.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 B.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
C.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 D.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

下面1960年—1975年苏联运输干线增长情况数据反映了

时间
社会总产值
每增长
运输干线长度增长率
运载量
每增长
运输干线长度
增长率
1960年—1970年
1%
0.8%
1%
0.85%
1971年—1975年
1%
0.79%
1%
0.66%

A.运输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运输干线长度呈减少趋势
C.农重轻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微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