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已知NaOH(aq) +HCI(aq) =NaCI(aq)+H2O(1) △H= 一57.3 kJ·mol-1, 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 |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 (g)+ O2(g)=2CO2(g) △H=一283.0 kJ·mol-1 |
D.已知2C(s) +2O2(g)=2CO2(g) △H=a, 2C(s) +O2(g)="2CO" (g) △H=b,则b>a |
下列物质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是
A.HCl | B.NaHSO3 | C.NaOH | D.CH3CH2OH |
将反应Cu (s) + 2Ag+ (aq) Cu2+ (aq) + 2Ag (s)设计成原电池,某一时刻的电子流向及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
B.当电流计指针为0时,该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0 |
C.若此时向AgNO3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随着NaCl量的增加,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减小→指针指向0→向左偏转 |
D.若此时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随着NaOH量的增加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减小→指针指向0→向左偏转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 2 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 4 mL,记录褪色时间 |
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向1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N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
B. |
C2H4 |
溴水 |
溶液褪色 |
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C. |
SO2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还原性 |
D. |
NH3 |
Mg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NH3有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