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
|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
| C.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
|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偏转两次 |
下列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
|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
|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运动 |
|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 |
|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神经元都要产生兴奋 |
| B.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a→b→c→d |
| C.在b、c、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都是双向的 |
| D.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消耗ATP |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 B.感受器的兴奋性 |
| C.突触数目的多少 | D.效应器的兴奋性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
|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
|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
| 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