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理论依据是
①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②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④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应联合国的请求,2015年我国向南苏丹派出了首支维和步兵营(战斗部队)参与维和行动。此前,中国维和部队均为工程兵分队、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和警卫分队。这次派遣整建制的步兵营,在我军维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
B.联合国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
C.我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是负责任的大国 |
D.必要情况下联合国可以干涉他国内政 |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2015年4月,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这一构想的实现将有利于我国
①扩大对外开放,与沿线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
②与沿线国家建立政治联盟,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
③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消除不同文明的矛盾与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中国航天计划完成20次发射,将超过4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中国的应用卫星已实现从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多个领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主张,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都享有自由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平等权利。我国以和平利用太空为目的,愿与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我国的这一主张表明
①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我国发展航天技术主要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
③各国利用外层空间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共同合作
④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主张根据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妥善解决。这表明
A.国际交往时应积极维护邻国利益 |
B.国际争端都只能由当事国自己解决 |
C.我国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
D.我国坚持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决利益争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