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与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1) 选择药品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 组别 |
药品 |
实验现象 |
| ① |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 ② |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 ③ |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2) 选择装置。他认为能选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3) 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他认为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
(4) 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中,石蕊变红。原因是(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 。由此实验他确定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5) 提供简易装置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上图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用品,小明发现缺少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仪器名称 ;药品名称 
(6) 上图是小明实验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7)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向试管中添加酸溶液,要求不改变实验装置,可选用 来完成。
(8) 如果要用上述仪器完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增加的玻璃仪器是
文字表达式
(9) 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应该从 端
通入二氧化碳(填字母序号)
按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磷在氧气中燃烧:()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④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请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种气体中选择合适的,按要求填空:
(1)属于空气污染的气体是 (2)焊接金属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3)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
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若用A、D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移去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① ② 。
(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请你利用右图仪器I、II,设计收集一瓶较纯净的NO的操作方法: 。
(5)取53.2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
①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请将计算过程书写在答题纸上)
②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此空直接填写结果,保留到0.1%)
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填序号),理由是 。
(3)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物 质 |
M |
N |
P |
Q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24 |
15 |
20 |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0 |
10 |
则:①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
②当y≤24时,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变化特点,x的取值范围
A.0≤x≤16B.0≤x≤65 C.0≤x≤40 D.16≤x≤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