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曾对温家宝总理说:"中国现在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法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苏州市教育局继出台了《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之后,又在全市倡导学生假期"三会",即"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素质教育的"苏州经验",在江苏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关注。
材料三:2010年1月13日,包括苏州在内的16个城市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3月25日,苏州市召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明确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1)有人认为,"只要坚持创新,就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请你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上述材料对当代中学生未来的成才和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左右,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昆明市政府新闻办认定,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1)请你从法律的角度,对新疆暴力恐怖分子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2)通过你的观察,你觉得身边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3)远离暴力,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我们应该如何做?
观察下面漫画中人物的表现,谈谈公民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与健康。
[爱祖国.就应当爱祖国的文化]
材料一:2014年9月,习近平来到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初中生保欣然说:“学习古诗词能从小在心里种下民族认同感的种子,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是爱国主义的培养。”段玲玲说:“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之一,就是向世界传播好中国的声音,经典诗词是个载体。”
(1)紧扣材料一,结合“融人民族文化”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在中小学课本中,给古诗词留有适当的位置?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角度,说说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写出一条)
【情景探究·学以致用】
情境一:小明进入青春期以来,时而高兴事儿烦躁;时而自信时而又自卑;时而希望父母帮助,时而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1)小明的心理状态表明:
(2)你认为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有:
情境二:有人向你宣传“全能神”,并邀请你加入。
(3)你的做法是:
(4)理由是:
情境三:一天下午,小明独自放学回家,发现门锁被撬,屋内似乎有动静。
(5)小明正确做法应该是:。
(6)理由:。
材料一:作为全球第6个迪斯尼乐园,上海迪斯尼项目已于2011年4月破土动工,计划于5年后建成开放。“米老鼠”终于来了,但人们对“米老鼠”的争议还在继续(见图一)。
(1)针对外来文化进入引发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我们既不能一味热捧,更不能焦虑、恐慌,而是应该有份自信。请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材料二:现在,我们的不少学生,只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喜欢过圣诞节,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怎么感兴趣。就外来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程度,某媒体在调查中获得如下信息(见图二见上):
(2)材料二中某媒体获得的有关信息说明了什么?
(3)要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