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读图回答问题。下列选项与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
A.1∶1 000 | B.1∶5 000 | C.1∶25 000 | D.1∶50 000 |
某旅行团沿图中景观大道登山和下山观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登山观光沿图示景观大道总体向正东方向 |
B.在丁地俯视的人们能看到位于正北方的甲地 |
C.在丙地人们发现东边的山地比较高 |
D.从丙地回到丁地一直是向正南方向 |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8-19题。图中公路沿线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乙、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4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
比例尺
应为
A.1∶10 000 | B.1∶200 000 | C.1∶1 000 | D.1∶20 000 |
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16-17题。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早 |
B.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
C.灌溉农业发展早 |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
②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的沙漠地区 | B.湿热的雨林地区 |
C.地势高峻的高原 | D.灾害多发的区域 |
读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14-15题。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 | B.雨热同期 |
C.盛夏伏旱 | D.冬雨夏干 |
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 B.b—c—a |
C.c—a—b | D.c—b—a |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2-13题。关于图示河流相关的判定,正确的是
A.该河流自高纬向低纬流 |
B.该河流在MN段有凌汛发生 |
C.该河流汛期可能发生于1月份 |
D.河流上游a处流速比下游b处流速快 |
图中MN两点之间的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0-11题。 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 之间 | B.15°N-20°N 之间 |
C.25°S-30°S 之间 | D.25°N-30°N 之间 |
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 B.盆地 | C.丘陵 | D.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