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赌 符
蒲松龄
韩道士,居邑中之天齐庙。多幻术,共名之“仙”。先父与最善,每适城,辄造之。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jiōng门),则韩已坐室中。
先是,有敝族人嗜博赌,因先父亦识韩。值大佛寺来一僧,赌甚豪。族人见而悦之,罄资往赌,大亏;心益热,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邑邑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澹,言语失次。韩问之,具以实告。韩笑云:“常赌无不输之理。倘能戒赌,我为汝覆之。”族人曰:“倘得珠还合浦,花骨头(注:赌具)当铁杵碎之!”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嘱曰:“但得故物即已,勿得陇复望蜀也。”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
族人大喜而往。僧验其资,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僧笑而从之。乃以千钱为孤注。僧掷之无所胜负,族人接色,一掷成采;僧复以两千为注,又败;渐增至十余千,明明枭色①,呵之,皆成卢雉②:计前所输,顷刻尽覆。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乃复博,则色渐劣;心怪之,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大惊而罢。载钱归庙,除偿韩外,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已乃愧谢失符之罪。韩笑曰:“已在此矣。固嘱勿贪,而君不听,故取之。”
异史氏曰:“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将不知所底矣。 ——节选自 《聊斋志异》
注:①枭色②卢雉(旧时博戏的胜彩名,最上彩,卢雉次之,中下彩)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适城,辄造之造:造访,拜访 |
B.族人见而悦之,罄资往赌罄:用尽 |
C.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阴:暗中,暗地里 |
D.既而鬻子质田质:对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B.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
C.倘能戒赌,我为汝覆之/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D.乃复博,则色渐劣 / 则与一生彘肩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韩道士身怀奇幻之术的一项是
①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 ②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 ③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 ④明明袅色,呵之,皆成卢雉 ⑤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 ⑥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④⑤ | D.②③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
②僧验其资,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①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
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②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②扈从:随从护驾。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必将名世名:闻名 |
B.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直:通“值”,报酬 |
C.桢壮其言,改谢之谢:道歉 |
D.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竟:竟然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定之学校为河朔冠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B.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C.砺知其弊,悉罢去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D.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 |
择师而教之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胡砺“性刚直无所屈”的一组是
①砺操笔立成
②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
③砺知其弊,悉罢去
④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
⑤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
⑥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砺从小就喜爱学习,后来得到韩昉的帮助,同韩昉的儿子在一起接受教育,进步很快,天会十年考中进士第一名。 |
B.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官署设宴,斥责胡砺就坐不懂礼法,胡砺认为自己是政府官员,同时又是今天宴会的宾客,理当就坐。 |
C.胡砺任深州军州事期间,将各县按例设置的弓箭手全部撤除不用,每年为老百姓减轻钱币五千余万的经济负担。 |
D.刑部侍郎白彦恭的官职虽然比胡砺低,但因为他过去的功劳,被任命为宋国岁元使,胡砺做他的副手。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
②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
③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容貌魁伟,有筹策。
和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会日暮,敌将收军。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有账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遂相得。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
十二年,加特进、荆州刺史。州境卑湿,城堑多坏。思政方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治之。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之。至旦,思政召佐吏以金示之,曰:“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颖川。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岳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岳众不敢当,引军乱退。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昼夜攻之。思政亦作火攒,因迅风便投之土山。又以火箭射之,烧其攻具。仍募勇士,缒而出战。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齐文襄更益岳兵,堰洧水以灌城。……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容永珍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者俯射城中。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穷急,投水而死。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生擒永珍。……
齐文襄闻之,乃率步骑十一万来攻。自至堰下,督励士卒。水壮,城北面遂崩。水便满溢,无措足之地。思政知事不济,率左右据土山,谓之曰:“吾受国重任,本望平难立功。……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因仰天大哭。左右皆号恸。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
思政初入颍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思政常以勤王为务,不营资产。尝被赐园地,思政出征后,家人种桑果。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命左右拔而弃之。故身陷之后,家无畜积。
(选自《周书·王思政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踣:仆倒 |
B.悉封金送上悉:全部 |
C.齐文襄更益岳兵益:更加 |
D.今力屈道穷穷:穷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B.因迅风便投之土山 因拔刀斫前奏案 |
C.令善射者俯射城中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D.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
作《师说》以贻之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思政忠勇的一组是()
①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
②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③曰:“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
④思政选城中骁勇, 开门出突
⑤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
⑥思政初入颖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桥之战,王思政奋勇杀敌,身负重伤,以至气绝。幸运的是老天和他的穿着让他躲过一劫,苏醒过来后被帐下督雷五安找到。 |
B.高岳等人攻打颖川,倚仗人多势众,四面围攻,王思政选择勇士,突袭敌军,高岳军队溃散逃窜,大将刘丰生也在此时中箭身亡。 |
C.齐文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颖川,由于水势迅猛,颖川北面城墙坍塌,堰水漫进城里,王思政率军占领土山,决心以死殉国。 |
D.朝廷赐给王思政一片园地,他出征后,家里人种上了桑树和果树,等到他归来,大为生气,命身边的人拔出树苗丢弃了。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2)仍募勇士,缒而出战。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
(3)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厍狄士文,隋朝代人也。祖干,齐左丞相。父敬,武卫将军、肆州刺史。士文性孤直,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在齐袭封章武郡王,官至领军将军。周武帝平齐,山东衣冠多迎周师,唯士文闭门自守。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
高祖受禅,加上开府,寻拜贝州刺史。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余财。其子常啖官厨饼,士文枷之于狱累日,杖之一百,步送还京。僮隶无敢出门,所买盐菜,必于外境。凡有出入,皆封署其门,亲旧绝迹,庆吊不通。法令严肃,吏人股战,道不拾遗。有细过,必深文陷害。尝入朝,遇上置酒高会,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上问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满,余无所须。”上异之,别加赏物,劳而遣之。士文至州,发擿奸隐,长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余人而奏之,上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泣之声遍于州境。至岭南,遇瘴疠死者十八九,于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士文闻之,令人捕捉,挝捶盈前,而哭者弥甚。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河东赵达为清河令,二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为之语曰:“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上闻而叹曰:“士文之暴,过于猛兽。”竟坐免。
未几,以为雍州长史,士文谓人曰:“我向法深,不能窥候要贵,必死此官矣。”及下车,执法严正,不避贵戚,宾客莫敢至门,人多怨望。
士文从父妹为齐氏嫔,有色,齐灭之后,赐薛国公长孙览为妾。览妻郑氏性妒,谮之于文献后,后令览离绝。士文耻之,不与相见。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娉以为妻,由是士文、君明并为御史所劾。士文性刚,在狱数日,愤恚而死。家无余财,有子三人,朝夕不继,亲友无内之者。(选自《隋书》卷七十四)对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莫与通狎狎:亲近 |
B.寻拜贝州刺史寻:不久 |
C.无所宽贷贷:借出 |
D.而哭者弥甚弥:更加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B.①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②长吏尺布升粟之赃 |
C.①士文枷之于狱累日②士文之暴,过于猛兽 |
D.①其子常啖官厨饼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厍狄士文严酷的一组是
①唯士文闭门自守②士文枷之于狱累日③有细过,必深文陷害
④上悉配防岭南⑤令人捕捉,挝捶盈前
A.①②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厍狄士文,是代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性格孤傲耿直,本来是齐国的领军将军。周武帝平定齐国之后,多数人都开门迎接周国的军队,厍狄士文却闭门自守。 |
B.厍狄士文为政十分严酷,官吏们有贪赃枉法的行为,他绝不徇私。曾经上奏将一千多人发配到了岭南,死了十多个人,因此被罢免了官职。 |
C.厍狄士文受到周武帝的赏识,曾经任随州刺史、贝州刺史、雍州长史。他为人清廉,不接受公家财物,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
D.皇帝赏赐公卿,让他们自己任意取用财物,厍狄士文只拿三匹绢。他做官公私分明,连自己的儿子吃官厨的饼,也一样严惩。 |
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文惠太子)见冲之历法,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4分)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分)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颜衎(kàn),字祖德,兖州曲阜人。自言兖国公四十五世孙。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再调临济令。临济多淫祠,有针姑庙者,里人奉之尤笃。衎至,即焚其庙。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知温子彦儒授沂州刺史,衎拜殿中侍御史。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检校左庶子,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未几,复出为天平军节度副使。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1)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2)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衎守章句,无文藻,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宋史·列传二十九》)
[注](1)津遣:资助遣送。(2)祖饯:祭祀路神,引申为送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少:稍微 |
B.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祠:祭祀 |
C.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荣:以……为荣耀 |
D.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推:推荐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 | B.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C.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 D.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佩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颜衎忠直的一组是
①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②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③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④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⑤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⑥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A.①②⑤ | B.②③⑥ | C.①⑤④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衎在符习手下为官时,由于曾因进献贺礼的事受到鞭刑,但符习也是一个清廉的人,事后对自己的做法非常后悔。 |
B.由于颜衎敢于以忠言相劝,做事端直,才使阴险固执、恃强自傲的青州主帅房知温和他的儿子最后能有个好的结局。 |
C.颜衎是个孝子,在得知父亲病重后,毅然辞官不做,回家侍候老人,晋祖多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极力推辞。 |
D.起初颜衎曾因当权的王峻引荐而被重用,后来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被罢官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2)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3)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并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倜傥:不拘于俗 |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生聚:百姓 |
C.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南向:由南向北 |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拊膺:拍着胸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B.帝以业老于边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D.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良乃入,具告沛公 |
下列各句中“其”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尝谓其徒曰 |
B.业劝其主继元降 |
C.其子延玉亦没焉 |
D.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⑥再率帐下士力战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死。 |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5分)
(1)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