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殖民总督本﹒丁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航线的航海家。
(3)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在印度引发了什么历史事件?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有无内在的联系,请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材料二: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江泽民所说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3)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是哪三位?请简要说明他们中某一位的历史功绩。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 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梦想要成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么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列举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举三例即可)(3分)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3分)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材料二、三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2分)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他受到了外来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场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写一点得1分,共2分)
(2)南京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首都,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清政府的灭亡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日本侵略者在侵略中国时,对中国实施了什么暴行?
(4)“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949年标志着的国民党政权覆灭的事件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会谈?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议?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